岳麓书院有多少年的历史?
222年
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诗句,改名爱晚亭。
岳麓书院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6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长盛不衰。到了清末,在兴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的大潮中,岳麓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之后陆续更名,直到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从岳麓书院至湖南大学的千年办学历史,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岳麓书院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北宋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额,岳麓之名始闻于天下,有“潇湘洙泗”之誉。南宋张栻主教,理学史上颇负盛名的“湖湘学派”即发展于此;朱熹两度讲学,书院盛极一时,出现了“座不能容”、“饮马池水立涸”的盛况。
其后,明代中叶的阳明学、明末的东林学、清乾嘉时期的汉学及晚清的新学,都曾在此得以传习和交流。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今日的湖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农、商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修复后的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仍担负着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千年学府正在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岳麓书院是大学吗?
岳麓书院不是湖南大学。是岳麓书院在湖南大学里面。湖南大学在岳麓山脚,岳麓山大门在湖南大学校内。今天的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大学的文史哲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游胜地,更是是整个长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历史上岳麓书院为什么被称为“千年学府”?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书院不可胜数,仅南宋期间即兴建了二百七十多所。书院,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科举考试与圣贤文化传播之间一个折中对冲的平衡点。倘唯科举是论,则“寻章摘句老雕虫”充塞庙堂,却于世无补;若唯圣贤是尚,则经费难以为继,总不能天天吸风饮露、与狼共舞吧!再说朝廷也会干涉。书院应运而生,实乃时也势也。看似偶然,实则有相当的必然性。
这些书院存世的时间,或长或短,影响或大或小。于众多书院中,岳麓书院一枝独秀,历千年而不衰,位列“四大书院”之首,一代一代培养造就了无数学养深厚、虑深通敏的人物,各皆引领一时风骚,参赞天地之化育。书院门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非但不是夜郎自大,反而是其真实写照,不愧为中华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他皆莫及。
岳麓书院于唐末五代肇基,自南宋进入辉煌时期,历代皆有大儒名流讲学不辍,四方学子辐凑力学,社会各界鼎力相助,朝廷屡屡赐额赐书,千年以来始终雄踞海内书院之首,完全将湖南变成了“潇湘洙泗”,把此地“南蛮”的称号连根拔除,“谁谓荆蛮?兹为邹鲁!”
岳麓书院,千载谁堪伯仲间?
现在的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名满天下的岳麓书院,原始创办人居然是佛门大德!史载,唐末五代战乱,文教遭受重创,儒门士子栖身研学无所。湖南岳麓山有智璇等二位僧人,“念唐末五季湖南偏僻,风化陵夷,习俗暴恶,思见儒者之道,乃割地建屋,以居士类……时经籍缺少,又遣其徒市之京师,而负以归”,自此“士人得屋以居,得书以读”,这就是岳麓书院的最原始开端。佛门二位大德,非但不以门户之见排斥儒家,反而全力兴办儒者学习场所,诚可谓释迦如来慈悲、平等的真实体现。后之儒者,囿于门户偏见狭执,竟置之不理,这非但无损于二大德之形象,反更映衬出佛门“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来。
讲学、藏书、祭祀,被称为书院的“三大事业”,历来倍受重视,最能反映出书院的社会功能定位。而学田,则解决了书院的经费问题,是“三大事业”的重大保障与前提,也是书院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谢谢邀请!
四大书院的名声很响亮,不过,我个人认为,传承中,缺了太多,可能不太好过份的牵强附会吧?
历史传承应该也有明确的硬指标吧?我个人不认为,从显文化的角度来说,四大书院到如今,还会有明确的传承关系。
个人观点,非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