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大部分旅游景点都会成为宰客重灾区,而且屡禁不止?
问题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重灾区,一个屡禁不止。答:其一,为啥会成为重灾区呢?因为,不很宰普通游客一刀,还能去很宰谁?!其二,为啥会屡禁不止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在行动上真正的去禁止过。“禁止”这一词都在红头文件📄的纸上印着呢,它是不会主动从纸面上跳下来。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长年累月在外旅游的退休教师,这些年,不仅背包跑遍了东南亚各国,而且还背包游览大半个中国的各景区。国内外各旅游景区从吃、住、购物等宰客已成常态化的消费现象。景区商家为什么能够肆无忌惮宰客现象维持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讲生意的美誉度,不求回头客,不是薄利多销的经营思想,而是来一个宰一个,不择手段扩大商品的利润。欺蒙坑骗各种手段齐上。以购玉石为例,黄金有价玉无价,几十元的也是玉圈,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万的也是一个玉圈。在许多西南地区景区,有的商店把几十、几百元的玉圈以次充好,抓住游客不识真,玉石、A货、B货之间巨大的价格悬殊的心理状态,使用各种乎段哄骗游客,买出几千、几万块钱的价格已经不是新闻。“3.15”打,节目曾经多次报导此类宰客,。
第二,商家利用地域优势欺诈游客进行宰客。有的地方有关部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处罚力度不重,犯事商家犯罪成本低,所以让这些商家累禁不止。现在不少景区发生宰客,后,当地有关部门接到投诉处理不及时。特别是打击力度不够大。很少地方象三亚曾经发生过“天价虾”,,有关领导表态要罚得商家“倾家荡产”的这种重视程度。
第三,有关部门对商家在制定商品价格时管控不严,任其漫天涨价。许多购物店不明码标价,还有的商家即便是明码标价,也是抬高价格多少倍。去年我在西南某省旅游,在当地中药材市场为亲友们购买了一万余元的天麻、三七等商品,各景区景点几乎都有这两类商品出售,标价都是在每斤8OO元到一千元之间,而且还都是虚,标记“野生”二字,而我购买的同类产品,仅仅一百多元一斤。如此宰客的标价竟然能允许商店出售,说明有关部门对旅游景区标价管控没有到位。
第四,因为旅游景区商品标价普遍比其它商店标价要高,即便是一瓶普通矿泉水,不是高山运输困难的门店,都比平常价格高出一至两倍,甚至是几倍。而游客在特殊时期被迫消费。高利润促使旅游景区门面租金逐年提高,带来的后果是商家恶性循环,不断提高物价,加大宰客的力度。
以上就是旅游景区宰客屡禁不止的原因。关键是管理部门要从源头抓起,要让景区不能宰,不敢宰,不会宰,还景区消费一个朗朗的环境。
请各位关注。
旅游景区沦为宰客重灾区,而且屡禁不止其实过程很简单,只有三步。
先说前题,其实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外出旅游都有一个基本的预算,几个人、去多长时间、去几个景区,吃、住、行、游、购、娱都有一个基本的规划。有预算了其实就意味着有心理预期了。
好了,现在要去旅游了,一般分为跟团和自助游两种,自助游的先跳过第一步。
利益捆绑,游客沦为韭菜
现在各省都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想尽办法吸引游客。跟团游目前仍然是旅游市场的主体,于是众多旅行社就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关系。特别是很多中小旅行社为了生存就只能耍花招,主要手段就是降价降到成本以下来吸引客源,毕竟每个人都想花最少的钱,享受到同样的服务。这些无良旅行社会报远低于成本价的旅游产品包装成和正规产品一样的内容,先把人吸引过来再说。甚至还有些零团费的,这类导游接团没有工资,没有利润,但他们也敢接团。原因就是在成团后再通过各种手段逼迫游客消费,或额外增加收费项目等等,让游客掏钱,导游挣提成,旅行社挣返点。本来游客旅游预算已经从5000降到了1000,本来还挺高兴,后来花了10000,游客肯定知道是被宰了。
,垄断,游客选择余地小
无论是跟团游还是自助游,吃饭、购物、,都是最基本的需求。而目前,各大景区特别是一些网红景区的关键,已经被少数人垄断了,吃饭的就那么几家,买水的就那么几家,提供服务的就那么几家,也且商家们都心照不宣,游客不去你家就来我家,我家坐满了也会去别家,并且,旅游旺季相应的服务,所具备的服务能力根本就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所以造成了竞相排队吃饭、买东西、,的情况,说白了,商家根本就不担心没游客,所以就有提高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底气,有些无良商家宰客更是肆无忌惮了。
流动性强,游客维权困难
游客外出旅游,一般都是事先安排好了行程,时间紧凑,遇到被宰处理会耽误时间,影响行程,所以都不了了之。另外,游客都是抱着放松身心,体验新奇的态度,不想把愉快的行程搞得不开心,所以本身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初衷。再者,加之身处异乡基本都不愿也不敢惹事,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他们既担心自己吃亏,又害怕事情闹大了影响自己的旅游情绪,所以大部分能忍则忍,选择了“忍气吞声,吃“哑巴亏”。以上这些做法在无形之中助长了景区商家宰客的嚣张气焰,他们也看准了景区大都是一次,客,基本上不存在回头客这一特点,所以在宰客这事儿上毫无顾忌、有恃无恐。
写在最后
当然了,实事求是地说,旅游景区本身就属于稀缺,,加之各种资本的加入和竞争,推高了各项服务的成本,房租、水电、人工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甚至有些特殊景区的进货成本相较于普通市面商品价格高出数倍,从这个角度来说景区商品和服务价格高得离谱也有苦衷。
另外就是有些游客在做旅游预算时对景区商品和服务价格没有充分的了解,心理预期过低,造成实际消费与心理预期产生巨大落差,形成被宰的印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