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栅栏”为什么读“大拾栏儿”?还有哪些名词,有与常识相悖的读音?
明清两朝,北京作为京城,有着严格的宵禁制度,二更到四更这段时间不能在街上乱串,让巡夜的逮住就得挨板子。为了落实宵禁制度,很多街道在路口设置栅栏,到点就关上,跟火车道口这形式差不多。
大栅栏这个地区在明朝中期还叫廊房四条,那时候前门外路西只有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和廊房四条。到了明末清初,廊房四条路口这个木制栅栏建造的规模比较大,久而久之,此地干脆被叫做大栅栏了。到了清末,宵禁制度形同虚设,木栅栏也早已烧毁,但地名已经叫响,再也没有改回去。
北京土话把大栅栏叫做“大拾栏儿”,要是查字典,“栅”字有多个读音,但是后面带着“栏”字,前边按理就该念“zha”音,没用,土话不讲理,北京话就念“shi”,改不了。
北京这个大栅栏的读音,给外地人带来的困扰可不少,远的不说,就在近日,北京晨报的记者现场,访,还发现该地的公交车站的拼音标注都不统一。有的公交线路注音“zha”,有的注音“shan”,更可气的,还有一条线路注了一个连字典都没有的音“sha”,就是没有一个注音“shi”的,你们说乱不乱套?
说起北京容易读错的地名,可不止大栅栏这一处。
积水潭,普通话,潭是二声,北京土话读音却是一声:tan。
十里堡,这里的堡字也是个多音词,南方的朋友一准把它读作汉堡的堡,可实际人家是发音:“pu”,念四声。
演乐胡同,乐不读快乐的乐,也不读音乐的乐,而是读四声:yao
拦污栅的读音?
污栅的读音是lán wū zhà。
栅 [shān,zhà,shi,cè]
汉语文字
栅(拼音:zhà、shān、shi、cè)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义为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篱笆样的阻拦物,读zhà;又用作“栅极”,指电子管中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一个电极,通常,用细金属丝绕成栅状,有控制板极电流强度、改变电子管性能等作用,读shān;又用作方言,中国北京市前门外一条热闹街市名为大栅栏,读shi;又用作地名,广东省中山县有上栅、下栅,读cè。
上栅读音?
栅读音是shàng shi。
栅 [shān,zhà,shi,cè]
汉语文字
栅(拼音:zhà、shān、shi、cè)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义为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篱笆样的阻拦物,读zhà;又用作“栅极”,指电子管中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一个电极,通常,用细金属丝绕成栅状,有控制板极电流强度、改变电子管性能等作用,读shān;又用作方言,中国北京市前门外一条热闹街市名为大栅栏,读shi;又用作地名,广东省中山县有上栅、下栅,读c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