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老人会讲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现在你村里还有没有会讲故事的人?
印象最深的就是房后的一个老奶奶,现在差不多快九十了,经常坐在门口的石头上晒太阳,手里拿着一串佛珠,好像在念佛。
听她讲故事还是在七八年前,那时候也比较年轻,喜欢找婆婆聊天,但是她讲的故事好多都是自己经历的,所以更喜欢听一些。
她讲的最多的是日本人进村扫荡的时候,那时候她还很小,父母带着她到处跑。在一次跑到一个村子的时候,呆了没多久,日本人就找到了,她亲眼看到日本人在追母女三人,一个妈妈,两个儿子,日本人想霸占女人,女人抗拒,日本人就用叉刀刺死了两个孩子,女人疯一样的跟日本人拼命,结果日本人用叉刀直接刺在女人的乳房,并挑了起来……每次说到这里婆婆都会哭,是那种愤恨和绝望。
每次听婆婆说完,我也是痛恨万分,对某国的人更是恨之入骨,那时候就会想着怎么去报复,或许一切都有因果,天道会还的,失去的总会用另一种方式来回报,惩罚也会用另一种方式,不一定是暴力......
愿人间没有杀戮,愿世界和平🙏
这样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农村都是曰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都是成群结队的上坡、下田等,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大家都会在一起,话自然就多,故事也多。
很多老年人对那些通俗文艺,传说故事可以说是知之不少,讲起来是津津有味头头是道。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
诸如那时候在民间流行甚广的《七侠五义》,《施公案》,“包文正怒铡秦世美,”“卖油郎独占花魁,”“李白醉草吓蛮书。”
更有“宋太祖千里送京娘,”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与一个正值妙龄花季的女孩,晓行夜宿,同食同住,无一越轨行动。令人欣佩,无不赞叹等等。
故事内容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劳动休息之余,人们就围拢来,让会说故事的人来一段。听者会听的眉飞色舞,讲者也是手舞足蹈。
晚饭后,喜欢听故事者又会自发的串门,聚在一起,让讲者继续。
那时候,没有电视,其他,也缺乏,只能用这种方式获取,,得到精神的满足。
如今,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都喜欢宅在家里,不愿再去串门了。
所以,没人串门就没人听。讲故事的人自然而然地被更会讲故事的电视机,给取代了。
@今日头条 @悟空问答
谢谢邀请,以前农村老人会讲故事的,差不多都已作古,现在农村应该很少讲传说的故事了吧。现在网路资讯发达,想知道什么稀奇故事都有,老人在农村就让他们自己慢慢回忆,好好休息吧!
几十年前农村老人爱讲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是因当时农村生活单调,就是放电影也只能是偶然,另外逢年过节,才会安排唱大戏或山东快书、大鼓书之类的节目演出,农村还很闭塞。所以我们这些小伙伴们特爱听老人们讲故事,什么鬼呀神呀的,听着虽然害怕,还是很好奇,特好听。记得我的生产队有个贺大叔,他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两升,但他记心特别好,只要是他看过的戏,听过的书,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每逢农忙季节,学校放,,我们都十分乐意和贺大叔一块劳动,这是因为,劳动间歇,贺大叔总能给我们讲一些三皇五帝的小故事,比如“状元和乞丐”,“狸猫换太子”,“劈山救母”,“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半夜鸡叫”,“东郭先生和狼”,“农夫和蛇”。还有就是相当年皮立均和徐志强在我们周遭抗日的故事,也不乏讲一些妖毛鬼怪的故事等等。可以说贺大叔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少年儿童时期的成长。虽然贺大叔已去世多年了,可他讲故事时的情景以及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梦中。
反观现在,在农村爱讲故事的老人几乎都不讲了,这是因为没有了听众,现在的农村中、老年人喜欢打,下相棋,而青少年,业余时间却热衷于玩手机,打游戏,谁还有心思去听哪些个老掉牙的故事呢。现在的农村人,地里的活少了,闲散的时间多了,婆娘们三、五人扎堆,都是些张长李短的闲话儿,谁谁家孩子不孝顺了,不管老爸老娘了,谁谁家闺女不守妇道了,在城里挣得是不干净的钱了,谁谁家因买不起房子,孩子谈的对象告吹了,谁谁家的孙子学习不用功又逃课了,谁谁家的儿子升,了,把亲娘老子接到海南过冬天了,谁谁家的老人得了病,因没钱医治,在家等死了。谁谁家的坟地不好,又出了败家子了。一些人太闲了,就爱搬弄是非,做弄人,真的挺招人烦的。
这或许也是与时俱进吧!
对,确实是这样,,,,。
在那个时期的人很诚实,也很尊重老人,对老人之言言听记从,再加上那个时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也没有电照明,用的是煤油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到了夜晚有很多人聚在热炕头,用心听着老人讲的故亊,,,?
而现在很多老人,拿个小凳子坐在有人的路边,确一言不发,猜猜这是为什么?
因为:很多老人在家无人照顾,缺衣少穿,有很多难言之隐?不象以前那个时代,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吃饭也香。
而现在农村老人,虽有儿女,实力孤寡,无人照顾生活,,,,,还有信心讲故亊吗???
古人有哪些坐具?如何使用?
凳子,椅子,都向称中国传统坐具。但,在最古的时候,我国尚没有这些“垂足而坐”的家具。这是在经过了一段历史发展后,逐渐才形成的。前文说过,在较古的时代,我国古人都是用席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席地而坐”。比如,我们所常见到的《孔子讲学图》,孔子便是坐在一张矮床上讲课,周围的72弟子坐在几张席子上听讲。这时席子,便是人们最早的坐具。
与席同时或稍后,出现了称做“床”的家具。古时候,床并不专指卧具,而大部作为坐具使用。商朝甲骨文中,已有“床”的象形字。汉朝人许慎在《说文》中称床为“安身之几坐也”,明确说是坐具。史书中对床的记载很多,有各种各样、形形,的床。比如,《战国策》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出游到楚国时,曾向楚王献“象牙床”。汉朝一部,书《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有一张“七宝床”。还有一种称为“匡床”的。又叫“独坐座”,显而易见是单人的坐具。据说商鞅曾劝说君王要泰然地“处匡床之上而天下治”,便是指的这种代表着某种权威的坐具。从席到床,坐具已经逐渐高起来了。床总得有支架撑起。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发现的战国时的一张彩漆木床,其形制便有六条小床腿。河北望都汉墓壁画上画的单人小床,也有四条小足。汉朝以后,又兴起一种“胡床”,形状更其高了,可以说是当时的高足坐具。顾名思义,“胡床”原从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根据宋朝人的记载,这是一种“交足”、“绷带”、“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的坐具,有人考证认为近似今天的“马扎儿”。正由于轻型方便,常被贵族们带出郊游旅行。相传,唐明皇出门游历,便带着此具。登山劳累了,就地支开暂息,美其名为“逍遥座”。《艺文类聚》记载说,曹操也坐过这种家具。有一次他和西凉大将马超打仗,被马超突袭,曹操显得很从容,马超军赶来了,他“犹、坐胡床不起”。从这两处记载看,所谓“胡床”,实非后世的床式卧具,而是一种有腿的简便坐具,是无疑的。这种坐具自东汉末年传进了中原。
从“胡床”以后,我国坐具趋势越来越向高足发展。晋朝的古书中开始出现“凳子”的名称。敦煌的唐代壁画里,人们可以看到多种形状的凳子,有方形凳、长条凳、圆形凳和椭圆凳等。著名唐画《纨扇仕女图》中所画的腰圆形凳子,便是其一。
唐朝以后,又逐渐出现使人们坐得更舒适的椅子。明朝著名文人方以智曾在《通雅》一书中考证过,后世通行的桌子、椅子,皆是唐朝末年以后兴起的。“椅”偕“倚”音,意即坐时有个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