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抗日将军关玉衡是哪里人?
1965年,爱国将领、抗日英雄关玉衡逝世,时年67岁。
1898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百日维新”和“戊戌政变”相继发生,这一年关玉衡出生在东北宁安。熟悉宁安的人并不多,但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一定对“宁古塔”这个名字印象深刻。没错,宁安就是古之“宁古塔”。
(关玉衡)
宁古塔当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在满语中,“宁古”为“六个人”,“塔”为“居住、坐”之意,“宁古塔”即“六个人居住之地”,亦可译为“六居址”。按照历史学和神话学的解释,说明此地曾经居住着六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宁古塔也是满族的祖居之地之一。
满清入关后,宁古塔成为清朝东北的边疆重镇。由于地处东北苦寒之地,也成为流人之所,与《水浒传》中多次提到的沙门岛一样令人毛骨悚然。
关玉衡少便怀有报国之志,1920年进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1907 年由清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创办的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为当时中国四大军校。究其创建历史,比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更为悠久。
出身贫寒,没入绿林后被清廷招安的张作霖,一步步发展成为“东北王”。身为奉系军阀首领的张作霖,十分注重发展东北讲武堂。关玉衡身经数十战而从未负伤,被张作霖称为“福将”,又与张学良有校友之谊,故颇受张氏父子的赏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侵我东北之心昭然若揭。为了收集东北各地的地形地势、风土人情及驻军等情况。1931年6月,日本参谋部派遣大尉中村震太郎等一行四人前往东北进行军事间谍活动,返程途中于6月25日被兴安屯垦区第3团所拘获。中村小子倚杖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势力,十分嚣张,只是他没想到这次碰上的也不是一般人,而是时任兴安屯垦区公署军需处长兼第三团团长的敢杀日本人的关玉衡。经过两次审讯,军事间谍的身份证据确凿,6月27日凌晨,关玉衡下令将以中村为首的四人秘密处决,这就是有名的“中村事件”。
(日本侵华资料照)
三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村事件”居然也成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之一。迫于日方压力,关玉衡处境十分危险,不得已逃往北平。日本占领东北后,关玉衡先后在内蒙、东北等地组织武装,开展抗日斗争。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关玉衡部被国民党军缴械。
抗日英雄关玉衡的名字,对我们来说或许有些陌生,对他的英雄事迹也知之甚少。1931年,时任东北军兴安区屯垦公署军务处长的关玉衡上校下令枪毙了日军间谍中村震太郎等四人,可谓是个有胆识的抗日爱国军人。
关玉衡是吉林宁安人,父亲关富绵曾任省议员。1920年关玉衡进入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郭松龄部任营长。郭松龄反奉被杀后,由于关玉衡与张学良有同窗之谊,关玉衡不但没有受郭牵达,反而任职大帅府警备处长。张作霖入关后,关玉衡就任帅府驻京军务处长,后任东北炮兵军参谋处长。
1931年6月25日,东北军在兴安岭屯垦区抓获日本陆军间谍中村震太郎等四人,日本人态度骄横,拒不承认间谍行为,反而指责中国军人俘获他们违反国际法。当中国军人从他们身上搜出地图等证据时,恼羞成怒的中村震太郎竟然猖狂地殴打中国军人。时任屯垦区公署军务处长的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了中村震太郎等四人。
此事很快便被日军侦得。日本人要求东北当局严惩关玉衡,关玉衡丝毫不俱日本人的淫威,要求与日本人对质。在事实和证据面前,日本驻沈阳总领事哑口无言。第二天,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人占领了沈阳。关玉衡躲开日军搜捕来到北平,任张学良的参议。日军抓不到关玉衡,残忍地迫害关玉衡的家人。关玉衡之弟被日军活活用铁钉钉死,抛尸江中;关的妹夫在狱中被日军折磨致死。关玉衡强忍悲痛,化名国尔家赴上海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1932年,关玉衡重返东北,参加建立开鲁后援会和义勇军,关玉衡任右路军总指挥,多次率部英勇杀敌。此后蒋介石下令解散义勇军,关部在北古口被刘汝明部缴械解散。
关玉衡回到北平,何应钦等人指责他处决了中村震太郎引起中日关系恶化,关玉衡被关押,后被爱国组织营救。
1935年,东北军被调往西北“围剿”。关玉衡前往投奔张学良,出任东北军联络参谋兼横山县长。 西安事变后,关玉衡重燃抗日热情,出任横山抗日后援会长,与共产党人往来密切,曾秘密支援吕正操部物资,暗中保护共产党人。
1939年,关玉衡被国民党革职,解除了县长职务。此时关玉衡的长子关松军已加入359旅,关玉衡得知后,备感欣慰。
建国后,关玉衡回到家乡,历任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这位被总理称为“爱国民主人士”的爱国军人病逝,终年68岁。